关于“成见”之我见
2025-09-01 13:36:04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       成见,如同心灵花园中顽固的杂草,不经意间便可能侵蚀思想的沃土,阻碍我们对世界真实面貌的认知。它源于过往的经验、教育背景、文化环境或是个人偏见,无形中为我们戴上了有色眼镜,使得我们在面对新事物、新观点时,往往先入为主,难以客观公正地评价。成见的危害性不容小觑,对于文人知识分子来说尤为重要,它不仅限制了个人的视野与成长,还可能成为社会和谐与进步的绊脚石。因此,认识并克服成见,学会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世界,显得尤为重要。

       一、什么是成见以及成见的危害性

       成见,简而言之,是一种未经充分思考和验证就形成的可能是长期的固定看法或判断。它可能基于错误的信息、片面的理解或是情感上的偏见。成见的危害在于,它让人失去了探索未知、接受新知的勇气和能力,导致思维僵化,创新受阻。在个人层面,成见可能使人错失成长的机会,影响人与人,国际与国际之间的关系;在社会层面,成见则可能加剧分裂,阻碍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,甚至引发冲突与对立。

       二、如何克服成见

       克服成见,是一场自我革新与心灵成长的旅程,它要求我们主动出击,采取积极措施,拓宽视野,深化思考。

       1. 多读书

       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,是跨越时空的对话。通过阅读,我们可以接触到不同文化、不同时代的思想精华,从而打破自我认知的局限。正如高尔基所言:“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。”多读书,尤其是经典著作,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更加全面、深入的知识体系,为克服成见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       2. 不仅多读还要比较着读书

       仅仅阅读是不够的,更重要的是学会比较与鉴别。不同的书籍、不同的观点,如同多棱镜,从不同角度折射出世界的多彩。通过比较阅读,我们可以发现同一问题的多种解读,理解不同立场背后的逻辑与情感,从而培养出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。正如培根所说:“读史使人明智,读诗使人灵秀,数学使人周密,科学使人深刻,伦理学使人庄重,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;凡有所学,皆成性格。”比较阅读,正是培养这种多元性格的有效途径。

       3. 反思,然后形成独立见解

       反思是克服成见的关键步骤。它要求我们定期审视自己的思想与行为,识别并剔除那些基于成见的判断。通过反思,我们可以逐渐建立起批判性思维,学会在信息洪流中保持清醒,形成基于事实与逻辑的独立见解。正如苏格拉底所言:“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。”反思,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意义,也让我们的思想更加深邃。

       三、多出国看看学会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

       出国学习考察、旅行是一种直观地了解世界、打破成见的方式。当我们置身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中,亲身感受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、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时,会发现世界是如此的多元和丰富。我们会意识到,中国只是世界的一部分,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和不足。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,我们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国家,既看到中国在经济发展、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,也能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挑战。这种全球视野有助于我们打破对中国的固有成见,以更加开放、包容的心态看待国家的发展。

       在全球化的今天,学会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,不仅是对个人视野的拓展,更是对国家发展责任的担当。这意味着我们要超越地域与文化的界限,理解中国在全球格局中的位置与角色,认识到中国的发展与世界息息相关。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:“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,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。”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,要求我们既要保持文化自信,又要具备国际视野,积极参与全球治理,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。

       总之,克服成见,学会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,是一场漫长而深刻的自我变革。它要求我们不断学习、反思、成长,以更加开放、包容、理性的态度面对这个多元而复杂的世界。正如爱因斯坦所言:“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,因为知识是有限的,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,推动着进步,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。”

2025.09.01 于厦门


作者简介:徐建纲,男,(1961---)笔名:三峡老船长,内蒙古包头市人。英美文学教授。曾任职于武汉理工大学,武汉水利电力大学,三峡大学,美国孟菲斯大学,浙江越秀外国语大学,厦门大学嘉庚学院,中美诗歌学会会员,新西兰诗刊ASP首席翻译,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,博客中国专栏作家,华中师范大学桂子山诗社发起人之一。 出版双语诗集四部,《一首老歌,徐建纲的诗》,《悲歌欢唱,徐建纲的诗》,《老船长咏叹调》;《悲歌欢唱之三,徐建纲的诗》,译作《龚滩》获得湖北省翻译学会二等奖;有作品被翻译为英语,阿拉伯语;双语诗歌发表在英国剑桥大学诗刊《剑河风》,《欧洲诗人》,美国《诗殿堂》,新西兰,澳大利亚,意大利,西班牙等文学杂志,多次受邀参加意大利,西班牙诗歌节,诗歌被翻译为英语,西班牙语,阿拉伯语。 2023年3月受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世界诗歌日朗诵诗作《走进三峡》。英语诗歌及翻译的诗歌《她们在暗中伟大》(李丽华)入选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编撰的《亚非作家第三卷》。2024年获得意大利诗歌节外国语言诗歌奖。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