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析《单眼皮的月亮》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
2025-06-30 17:50:57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       《单眼皮的月亮》是杨卫东(笔名问剑)的一首新作,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,引领读者进入了一个充满乡土气息和哲思的世界。在这篇赏析中,我们将一同探索这首诗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。

       首先,诗的开头“西兰卡普的天空。单眼皮的月亮”便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画面。西兰卡普,作为一种土家族的传统手工织锦,其图案繁复、色彩艳丽,象征着土家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。而“单眼皮的月亮”则是一个新颖而别致的比喻,将月亮拟人化,赋予了其独特的民族特征。这一比喻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形态,更在无形中拉近了读者与诗歌的距离,使人感受到一种亲切与温暖。

       接下来,“穹顶之下的是我的村庄/我的祖先都埋在这里,所以我的诗歌/埋在这里”,诗人通过对村庄和祖先的深情诉说,特别是同过“所以我的诗歌/埋在这里”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,和无限的留恋。这种感情是深沉而炽热而缠绵的,它像一根红线贯穿全诗,将诗人的思绪与故乡的土地紧密相连。本人与诗人一起去过他的家乡枝江市百里洲,所以对这句特别有共鸣。

      在诗的中段,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场景,比如:“樱花大道上我和狗一前一后行走/两旁的百日菊爱情般盛开/牛在堤坝上啃着草,它们反刍/童年、青年和暮年”。这些些虚实结合修辞手法的运用,产生的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,更在无形中勾起了读者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怀念。而“天空会变换不同的色彩和图案/人间的冰冷没有任何改变”一句,则又在温馨的乡村生活之上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,使人感受到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叹息。

      此外,诗中还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考。如“我常常与狗、牛、羊、昆虫和蝼蚁/交谈。我们畅所欲言/不考虑背叛和藏奸。不惧怕/它们把我推上断头台/(他人即地狱)”,这一段文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与尊重,更在无形中提出了一个关于人性与自然的深刻命题。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微妙,而诗人却能在与动物的交流中找到一种简单和纯粹的关系。这种简单和纯粹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精神境界,也是他在诗歌中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思想。

       最后,“我松弛得像晚风中摇曳的玉米杆/像对岸的灯光在河水中游动的影子”,诗人以自我期待的形象作为结尾,既展示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释然,也为整首诗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。

       总的来说,《单眼皮的月亮》是一首充满乡土气息和哲思的诗歌。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,引领读者进入了一个既亲切又深邃的世界。在这个世界里,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意,也可以领略到他对人性与自然的深刻洞察。这首诗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精神栖息地,描绘了一个人与自然融合的画面,或许可以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丝宁静与慰藉。

2025.6.30


附原作

单眼皮的月亮

文/问剑(杨卫东)

西兰卡普的天空。单眼皮的月亮

穹顶之下的是我的村庄

我的祖先都埋在这里,所以我的诗歌

埋在这里

樱花大道上我和狗一前一后行走

两旁的百日菊爱情般盛开

牛在堤坝上啃着草,它们反刍

童年、青年和暮年

天空会变换不同的色彩和图案

人间的冰冷没有任何改变

我常常与狗、牛、羊、昆虫和蝼蚁

交谈。我们畅所欲言

不考虑背叛和藏奸。不惧怕

它们把我推上断头台

(他人即地狱),我此刻的天空

西兰卡普上刺绣着单眼皮的月亮

我松弛得像晚风中摇曳的玉米杆

像对岸的灯光在河水中游动的影子

2025年6月28日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