质朴的语言,真挚的情感,丰富的意象,深刻的哲思—— 刘刚组诗赏析
2025-07-12 11:23:29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       四川诗人刘刚的组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内涵,为读者带来了一次视觉盛宴与心灵的震撼。这组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敏锐观察,更在平淡无奇的物象中挖掘出了深刻的哲理,让人在品味诗人真挚的情感之余,不禁陷入深思。

       《春笋》一诗中,诗人以“拱破/才知道/外面的世界/也很乱”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春笋破土而出的场景,并借此隐喻个体在接触外界时的困惑与无奈。这种直接而质朴的表达方式,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知,也体现了其语言的精炼与力度。

       在《微曛》中,诗人通过与自己的影子对话,展现了一种孤独,无奈而又自足的生活状态。其中“所有的世界/都为一碗豆花而灿烂”则巧妙地将日常小事与宏大世界相联系,表达了诗人借酒浇愁微醺后对社会,生活的某种讽刺,也透露着诗人某种程度的绝望感,同时也隐约透露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。

       《砖瓦工》一诗则通过描绘蚂蚁在阳光下搬运影子的场景,以及风对悬挂在脚手架上砌墙人群的轻拍,展现了劳动者的艰辛与不易。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意象,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敬意与关怀。结尾处一句“谁在悄悄地啃食/大地的色泽”既是质问,也隐含着对社会不公的批判。展示了诗人对底层劳动者深切的同情。

       《蚕》一诗中,诗人以蚕的一生为线索,探讨了生命、死亡与孤独等深刻主题。诗中以“交配时的疼/轻如烟云”和“死亡也是一种光芒”等句子,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死亡的独特理解,以及对孤独状态的深刻体悟。最后一节“寂寞繁殖的孤独/从来不过问/飞蛾赴火之后/一棵桑树的前程”,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存在丑恶现象深深的痛恨乃至于绝望,甚至不惜用死亡来换取光芒。

       在《这人间》中,诗人通过对旗帜、万物、嘉陵江等意象的描绘,表达了对人间万象的洞察与感慨。诗中以“旗帜再漂亮/也只有风/可以决定/它要飘扬的方向”等句子,隐喻了人在社会中的无奈与被动,同时也揭示了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。诗人接着写道,“嘉陵江浩浩汤汤”描绘了江水的壮阔和力量,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。“波浪清洗的,不一定是懂逻辑和哲学的月亮”,月亮象征着纯洁、美好和智慧。诗人用拟人及隐喻的手法表示即使经历了时间的洗礼,还是有很多人依然没有觉醒。表达了诗人某种深深的失望。

       最后的《打包时间》一诗,则以妈妈的陶罐和溏心蛋为意象,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独特感受和思考。诗中以“我把别人/吃不完的米饭/装进妈妈的陶罐/打发时间;发酵孤独”等句子,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的珍惜与利用,以及对孤独状态的积极面对。语言简洁明了,没有过多的修饰,却能够深刻地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。运用了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和物品,使得诗歌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,易于引起共鸣。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,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场景,表达了诗人对时间、孤独和情感的深刻思考,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珍惜和对过去的复杂情感。

       综观刘刚先生的这组诗,深深透露着诗人的真挚情感,是发自心底的情感的书写,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其语言的质朴与真挚、情感的丰富与细腻、意象的独特与生动以及哲理的深刻与独到。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刘刚诗歌的独特魅力,使读者在品味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、才华与智慧。同时,这组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世界、思考人生的独特视角。




附原作

春笋(外五首)

文/刘刚

拱破

才知道

外面的世界

也很乱

@微曛

我已习惯

和自己的影子聊骚

微曛一天

所有的世界

都为一碗豆花而灿烂

@砖瓦工

一群蚂蚁

在阳光下

搬运自己的影子

风晒得很疼

轻轻地,轻轻地

拍了拍

悬挂在脚手架上

那些砌墙的人群

天,渐渐变黑

谁在悄悄地啃食

大地的色泽

@蚕

交配时的疼

轻如烟云

时间像一颗针

拉紧的

不仅仅是

蚕的一生

死亡也是一种光芒

世上有很多沧桑

要人去品尝

寂寞繁殖的孤独

从来不过问

飞蛾赴火之后

一棵桑树的前程

@这人间

旗帜再漂亮

也只有风

可以决定

它要飘扬的方向

万物用 生长

感谢太阳

嘉陵江

浩浩汤汤

波浪清洗的

不一定是

懂逻辑和哲学的月亮

雨过天晴

云朵和蛙鸣

天空之上

悬挂的

不仅仅是彩虹

@打包时间

我把别人

吃不完的米饭

装进妈妈的陶罐

打发时间;发酵孤独

思想因纯粹而简单

每天早上,给自己打两个溏心蛋

一个是忘记;别一个是牵挂

2025.07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