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特的视角,深情的笔触,丰富的意象——刘刚新作《又痛又痒》赏析
2025-07-17 15:18:53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       四川诗人刘刚的《又痛又痒》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笔触,展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。诗作在简洁的文字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,每个意象都仿佛是一幅细腻的画,引领读者走入诗人的情感世界,共同感受那份对时间流逝和生命脆弱的痛与痒。

       首节,作者省略了不必的修辞,直接写到,“刺激我的/既不是花开/也不是花落/仅仅是,悬挂在枝头上的果实”,诗人巧妙地以“果实”作为生命的隐喻,它悬挂在枝头,摇摇欲坠,象征着生命的悬而未决和不确定性。花开花落是自然的循环,而果实则承载着更多的期待与未知,它可能成熟落地,也可能随风凋零,这种悬而未决的状态,正是生命旅程中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心境。

       “时间不说/你和我何时坠落”,在此句中,诗人进一步强化了生命的无常感。时间虽然默默无言,却主宰着一切生命的轨迹。坠落,不仅是果实的宿命,也是每个人生命终将面对的现实。这种无法预知的坠落,让人感受到生命深处的无力和对未知的无力感。同时也暗示着一个规律,生命终归是会逝去的,似乎在提醒人们无须去追逐那些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。结合第一节的“刺激我的/既不是花开/也不是花落/仅仅是,悬挂在枝头上的果实”与第二节的“时间不说/你和我何时坠落”,进行对比,至于“果实”何时“堕落”,作者似乎在询问,其实也给予了回答。当然,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,答案是什么,读者各有各的结论。最重要的是,诗人在这里运用“果实”这一喻体,引发读者开始思考这个果实指的是什么?时间为什么不说“你和我何时堕落”?古人云,文喜看山不喜平。作者这里写作技巧的运用激发了读者继续读下去的好奇心。

        接下来, 诗人虽然依旧没有回答“果实何时堕落”,却用燕子归来的场景,将读者带入了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循环。用“斜风细雨”中,燕子在寻找着“有想法的种籽/潜伏在哪里”,这种译文的手法,继续带领读者思考与诗人同样的问题。聪明的的读者可以领悟到,斜风细雨中,燕子的寻找,不仅是自然界中新生命的开始,也隐喻着人类生命传承的生生不息。种籽潜伏在泥土中,等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刻,正如人类顽强的生命力,在历史的长河中艰辛、坎坷,却不断延续着有意义,或无意义的存在。

        在第五节,作者把画面突然一转,用写实的手法写道,“故乡,新添的坟墓/多过新生的楼房”,这一节,诗人用对比的手法,直观地展现了生命的消亡与新生。坟墓与楼房,一个代表死亡,一个象征新生,但在诗人的笔下,死亡似乎更为显眼,特别是“新添的坟墓/多过新生的楼房”产生了强烈的对比,诗人似乎在追问,人们活着,除了吃、喝、住,生生息息一代一代循环往复,生命的意义究竟在哪里?这不禁让人对生命的脆弱和短暂、以及生命的意义产生更深的感慨。

       第六节,诗人又展示给我们一幅温暖的画面:“赶集的小孩/静静地/在陪着外公、外婆,慢慢地变老”,这一节是诗中对生命过程最温暖的描绘。小孩与老人的相伴,是生命中最美好的风景。小孩在陪伴中学习和成长,老人在陪伴中找到了晚年的慰藉。这种跨越代际的陪伴,让人感受到生命虽然无常,但爱与陪伴却可以让它变得温暖而有意义。这也许是诗人对生命,生存意义的回答吧。

       最后一节,“家门口,那一条河。/涨了又跌;跌了又涨/星星和月亮/在我的眼睛里又痛又痒”,诗人以河流的涨落比喻生命的起伏,而星星和月亮则象征着永恒和遥远。这些意象在诗人的眼中引起了“又痛又痒”的感觉,这正是生命体验的真实写照: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热爱,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无奈和惋惜以及感动。

       总的来说,《又痛又痒》是一首充满深刻哲理和真挚情感的诗作,它用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,展现了生命的复杂性和无常性。读这首诗,就像是经历了一场关于生命、关于爱与陪伴的深刻对话,让人在感慨之余,更让人们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,以及对人存在意义的思考。


附原作

又痒又痛

文/刘刚(四川)


刺激我的

既不是花开

也不是花落

仅仅是,悬挂在枝头上的果实

时间不说

你和我何时坠落

燕子归来时

问:斜风细雨

有想法的种籽 潜伏在哪里

故乡,新添的坟墓

多过新生的 楼房

赶集的小孩

静静地

在陪着外公、外婆,慢慢地变老

家门口,那一条河。

涨了又跌;跌了又涨

星星和月亮

在我的眼睛里又痛又痒

2025.7.15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