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-
关于“成见”之我见
成见,如同心灵花园中顽固的杂草,不经意间便可能侵蚀思想的沃土,阻碍我们对世界真实面貌的认知。它源于过往的经验、教育背景、文化环境或是个人偏见,无形中为我们戴上了有色眼镜,使得我们在面对新事物、新观点时,往往先入为主,难以客观公正地评价。成见的危害性不容小觑,对于文人知识分子来说尤为重要,它不仅限制
15
- 0
- 0
-
自然、时间与生命的三重奏:试析龚刚《当阳光离开屋顶》的时空诗
作为当代知名学者型诗人龚刚在其新作《当阳光离开屋顶》中,以诗意的笔触勾勒出自然、时间与生命三者交织的复杂图景。在这首诗中,时间不再是线性的流动,而是可触摸的褶皱;生命不再是单向的消逝,而是循环往复的重逢。诗人通过出租车司机、河滩、飞鸟、春风等意象,构建了一个充满张力的时空场域,让读者在时间的裂隙中
9
- 0
- 0
-
灵动的语言,奇特的意象,真挚的情感:杨卫东新作赏析
在当代诗坛,湖北诗人杨卫东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独树一帜。他的新作《阳光离开屋顶(外两首)》以灵动的语言、奇特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,构建了一个个充满哲思与诗意的世界。这三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,更是对生命、时间与情感的深刻探索。 一、灵动的语言:跳跃中的诗意 杨卫东的诗歌语言极具跳跃
12
- 0
- 0
-
象征与隐喻及深刻的哲思:试析刘刚的新作《破裂的瓷器》
刘刚的新作《破裂的瓷器》犹如一幅深邃的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画卷,通过象征与隐喻的手法,蕴含着对战争、历史与人性深刻的哲思,让读者在碎片化的意象中感受到沉重的思考。 诗的开篇“躲在泥土里,不肯愬源,曾经是碟或是碗,祭祀的,神器,装不满历史的故事”,将“瓷器”这一意象推至前台。瓷器本为日常器物,或碟或碗,
9
- 0
- 0
-
傅国涌先生,一个大写的人:迟到的悼念
据多方证实,知名学者、作家傅国涌于7月7日病逝。”新京报、澎湃新闻、南方都市报等多家媒体刊发了消息。知名学者丁东于7日上午9时22分在微信公众号发文《惜别傅国涌》,第一时间告诉公众,傅国涌因心脏病突发去世……惊闻先生英年早逝,除了震惊,伴随着无限的悲哀。写下以下文字以示悼念。 1967年,傅国涌出
35
- 0
- 1
-
独特的视角,深情的笔触,丰富的意象——刘刚新作《又痛又痒》赏
四川诗人刘刚的《又痛又痒》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笔触,展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。诗作在简洁的文字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,每个意象都仿佛是一幅细腻的画,引领读者走入诗人的情感世界,共同感受那份对时间流逝和生命脆弱的痛与痒。 首节,作者省略了不必的修辞,直接写到,“刺激我的/既不是花开/也不是花落/仅仅
21
- 0
- 0
-
清贫情境中的深厚人情与人性光辉的闪烁——张绍民《从前的灯光》
上午一睁眼,在微信群里看见张绍民老师的这首《从前的灯光》的视频版,看见评论区一人留言说,结尾太直白,我则表达了不同的看法。之后感觉意犹未尽,进不住想写几句。仔细阅读了几遍张老师的大作,写下以下自己的读后感。总体感觉是,这首诗以其深情与细腻的情感,生动地描绘了从前(上个世纪)清贫岁月中,那份简单而真
28
- 0
- 0
-
质朴的语言,真挚的情感,丰富的意象,深刻的哲思—— 刘刚组诗
四川诗人刘刚的组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内涵,为读者带来了一次视觉盛宴与心灵的震撼。这组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敏锐观察,更在平淡无奇的物象中挖掘出了深刻的哲理,让人在品味诗人真挚的情感之余,不禁陷入深思。 《春笋》一诗中,诗人以“拱破/才知道/外面的世界/也很乱”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春笋破土而
55
- 0
- 0
-
象征、隐喻与批判:杨晓东新作《误入歧途的火车》赏析
杨晓东,笔名,fly酒桶,是我多年的诗友,一位上海的著名诗人。他生长于四川,把我们连接在一起的是对诗歌的热爱,以及有一个共同的缘分就是三峡。 今天在微信圈看见他发的一组诗,其中一首题目为《误入歧途的火车》的诗歌,首先这个题目就引起我的注意,内容也打动了我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象征、隐喻手法和深刻的批判
44
- 0
- 3
-
象征情感与思考:杨卫东《月亮》赏析
杨卫东的《月亮》一诗,以其深邃的情感和哲理思考,引领读者进入了一个关于时间、空间、人类情感与宇宙存在的广阔领域。本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月亮意象的创新处理,更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对于生命本质和人类处境的深刻洞察。 首节“几万年的仰望。我此刻仰望你”,开篇即以一种历史性的宏大视角切入,将个体的“此
7
- 0
- 0